(相关资料图)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旭等总结了该院10例合并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治经验。
相关数据显示,近10%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会发生心肌梗死。
据研究者分析,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有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痉挛、夹层,血小板激活增加、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变异、胶原血管病、栓塞、口服避孕药、和基因突变。
本研究中,10 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心肌梗死类型均为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其中急性心肌梗死7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例;前壁/ 前间壁心肌梗死5例,下壁/下后壁心肌梗死5例。
对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治疗,病例报道多采用羟基脲联合阿司匹林。
本研究发现,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或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除了积极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外,联合应用羟基脲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本研究中,4例患者术前口服羟基脲(20-30 天)降血小板后行介入治疗,无心血管事件发生。6 例患者术前未接受降血小板药物治疗,介入术后1 例发作心绞痛再入院,2 例冠状动脉病变进展。
但研究者提醒,应用降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当血小板计数大于1 000×109/L 时应慎用阿司匹林,以免引起严重出血,因极端血小板增多时患者可能出现获得性冯威尔布兰德综合征,进而导致明显的出血。
来源:杨旭, 孙慧, 邓丽, 等.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心肌梗死10 例.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 119-121.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