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虽然仅两周,图书馆已上架新书1937册,陆续将有更多新书上架。
2022年度受各大图书榜单追捧的好书,已在校本部图书馆一楼大厅集中展示,便于师生借阅。
2023年,最新出版的书
(资料图片)
也开始陆续上架啦!
第一批上架的2023年新书
同时,为了满足师生科研需求
新上架APA PsycArticles等数据库近十个
以及Nature Reviews Cance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等外文单刊十多个
部分新书介绍
01
观我生:壁画上的中国史
作者:苗子兮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K220.9/CM4
简介:
本书以从汉代至宋朝有代表性的墓葬壁画为切入点,来解读图像背后的生动历史。
这是一部由线条和色彩绘就的历史,皇亲国戚、豪门贵妇、边地小吏、异域来客、农夫牧人,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是这部历史的主人公。从昆仑仙境到人间乐国,从春播秋收到南来北往,从觥筹交错的盛宴到车马喧阗的出行,墓室主人的日常生活、生平功业、希冀情感被表现在画壁上,时代的风尚、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风云被折射在画面上。每幅画,是一扇小小的窗口,透过它,看到的不仅是个人的生命故事,还有大时代的起承转合。
02
雪莱传:追求
作者:(英)理查德·霍姆斯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K835.615.6=41/CH3
简介:
“我始终在往前走,直到有人把我拦下来,而别人永远也拦不住我。”被大学开除,被贵族父亲赶出家门,被逐出英格兰,雪莱短短一生几乎处处遭遇社会的拒斥,他选择了反叛与越界,不论付出多少代价。霍姆斯打破雪莱在维多利亚时代树立的“美丽而无力天使”的形象,塑造了一个“更暗沉、更世俗、更冷酷、更有才干的人物”,他因这部传记巨作而一举成名。
在这部传记里,我们见到了真正的雪莱——激进的政治鼓动者、无神论者、自由之爱的信徒,更是坚定不移、天资卓然的诗歌实验者与创新者。他的诗启发了叶芝和金斯堡,“先知”般的政治思想影响了年轻时的恩格斯。霍姆斯追寻雪莱在欧陆留下的每一处足迹,重新审视其所有诗文和书信,批判性重估其生活与思想,揭示其一生所求。雪莱与葛德文、拜伦等同代雄才的友谊在书中得到生动的全景呈现,与玛丽·雪莱等人百转千回的浪漫关系则贯穿他天马行空的私人生活。
03
认识你自己:近代哲学四百年
作者:(德)理查德·大卫·普莱希特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索书号:B1/CP4.1
简介:
“普莱希特哲学史”系列是德国当红“现象级”哲学家普莱希特为大众读者写作的哲学史。第二卷《认识你自己》讲述西方哲学的黄金年代,读者会穿越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启蒙运动以及德国唯心论的思想世界。看见意大利商业市镇的繁荣、跨入工业时代早期的大不列颠和大革命前的法国,如何成为路德、伽利略、笛卡儿、霍布斯,乃至于伏尔泰、卢梭、康德和黑格尔的思想交锋舞台,他们尝试破除教会的干涉,让自我成为万物的尺度,勾勒出国家的模型,酝酿出公民的社会,拥护降幅人间的市场经济。
普莱希特以激动人心的生动方式传达了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和思想,并在当时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背景下对其进行了阐释——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思想侦探小说”,让读者沉浸在无穷无尽的思想世界中!
04
陈思和人文访谈录
作者:陈思和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索书号:K825.6=76/CC6.4/2
简介:
本书搜集、整理、选编了陈思和教授传播学科知识、学术心得和人生态度等方面的多篇访谈录,每一篇文字都是交心的谈话,是长者的经验,其中包含的做人道理、做学问方法以及言说背后体现出来的人格力量。
05
契诃夫手记
作者:(俄罗斯) 契诃夫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索书号:I512.14/CQ1.2
简介:
契诃夫有许多手记本,里面是他在生活中随手记下的瞬间感触,将来作品的腹稿、速写,读书心得,以及从别的作家的书中抄录的拔萃。手记既是他的文学创作备忘录,也是他成熟期作品的索引。
在他去世十年后,他的妻子克尼碧尔经过严格的选择和整理,形成这部《契诃夫手记》公诸于世。七年后,伍尔夫的丈夫伦纳德与人一起将《手记》译成英文出版。中译本最初于1953 年发行,随着译者贾植芳的偃蹇命运在图书馆尘封近三十年,直至1982 年重新印行,用他的话说,这个译本的命运也是他的生活的命运。
06
幻想的自由:现代悲剧文体研究
作者:陈奇佳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索书号:I106.3/CC4
简介:
自19世纪晚期以来,西方世界非常重要的经典文体形式之一——悲剧,发生了重大的、断裂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所引发的诸多文化症候,在当下仍有深刻显现。
《幻想的自由:现代悲剧文体研究》通过对近代以来诸多东西方戏剧名家的文体风格研究,深入分析了这种文体变化内在的精神蕴涵及其形式创新、艺术成就等。还涉及了悲剧文体观念在中国文化语境的传播过程中,因汉译问题所引发的某些特殊文艺现象,对戏剧影视理论、当代先锋艺术理论、文学理论等专业研究人员及爱好者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07
烽火遗篇:抗战时期作家佚作与版本
作者:凌孟华
出版社:中华书局
索书号:I209.6/CL50
简介:
本书明确提出抗战文学研究的“非文学期刊”视野问题,通过对茅盾、夏衍、张爱玲等名家佚作的搜集、校勘与考辨,拓展抗战文学史料发掘的边界,还原抗战文学的历史现场与原始形态,以期推动抗战文学研究的发展与突围。
1.爬梳原始报刊,发掘名家佚作。费力发掘“非文学期刊”的富矿,搜集了夏衍、茅盾、老舍、萧红、戴望舒、何其芳、张爱玲等名家在抗战时期的集外佚文、演讲、日记、诗文等,追求现代文学的“历史还原”。
2.细密校勘异文,厘清文献源流。延续清代朴学传统,查考版本,细读文献,补正抗战时期名家佚作的出处、校勘等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更为可靠的文本与史实。
3. 记述名人掌故,推进相关作家研究。在严肃考证之余,也有“好玩的料”,披露了新文学作家生平和创作中许多过去不为人知的细节,为相关作家研究提供珍贵的第一手材料。
08
植物教会我们的事
作者:(美)贝隆达·L.蒙哥马利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索书号:Q94-49/CM10
简介:
众所周知,植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以此来维持大气平衡,还能为其他有机体提供养分。除此之外,它们还能给予人类心灵慰藉,比如提高我们的心情愉悦度,为我们周边的环境增添一份美感。但是,植物给予我们的远不止这些。植物学家贝隆达:L.蒙哥马利对植物这一通常被视为静态且具有可预测性的有机体进行了探索,揭示了它们充满生机与活力、激情与创意的生命。
其实,植物是“环境适应大师”,具有超强的适应能力。它们“知道”自己是谁,并利用这些知识为自己开拓生存之路。它们无需眼睛或耳朵也能感知外部环境,区分敌友。尽管无法像动物一样在遇见危险时选择迎难而上或是逃之天夭,但他们能够对生态竞争做出反应,以使自己在瞬息万变,有时甚至是不太友好的环境中的生存机会最大化。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加深对植物的理解来获得自我发展智慧和改善人类社会,是一部有趣且颇具启发性的作品。
09
人类之前5亿年
作者:(英) 托马斯·哈利迪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索书号:Q91-49/CH3
简介:
从两万年前的阿拉斯加,到寒武纪的中国云南,本书是一次跨越5亿年、向远古世界溯源的时间之旅。
数千位古生物学者凭借化石线索重现了远古世界的样貌,本书是前沿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研究者们与石头对话,在冰冻的沙土中寻找踪迹,通过阐释化石遗骸来重现“昨日世界”,复原山、海、洋流、地形地貌、土壤矿物、地球运行与大气运动......除生态环境外,他们掌握的技术也足以揭示远古生命的各种细节,包括羽毛、昆虫壳体和动物鳞片的颜色,某种生物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它所在种群的社会结构,它的交配行为,甚至叫声。
这场穿越5亿年的旅程将带领读者进入16个远古时代的现场——它们是一个个不同而又相连的世界,而且和今天的世界息息相关。
10
40亿年地球生命简史
作者:(英) 尼克·莱恩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索书号:Q11-49/CL3.1
简介:
世界上第一只眼睛何时出现?根据化石记录,第一只真正的眼睛突然莫名其妙地出现在5.4亿年前,也就是寒武纪大爆发开始的时候。
距今2.5亿年的大灭绝中,95%的物种都消失了,随后出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从真菌到哺乳动物,都使用同一套遗传下来的机制控制寿命。这类与寿命有关的基因的突变,不仅可以延长寿命,还可以延缓甚至避免与衰老相关的疾病。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生命进化的过程并不如达尔文设想般徐徐展开,有序进行,而是在某些瞬间,生命会发生剧烈而壮观的变形,这些喷涌而出的生命新形式改变了整个地球的样貌,并使我们的诞生成为可能。
互动有奖
截止2月27日18:00
留言写下自己“最喜欢的书和读书心得"
并分享图文至PYQ,点赞前10名小伙伴
可获图书馆送出的书籍1本
(任选,包括且不限于以上书籍)
原标题:《1937册新书已上架!相约图书馆,互动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