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孔子》观后感600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朝闻道,夕死可矣”……电影《孔子》带我们重回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恍惚中,我仿佛听到了孔子对弟子们的谆谆教导;听到了颜回谦和恭敬的话语;听到了子路勇敢果断的声音……
孔子,名丘,字仲尼,被人们奉为“至圣”,他如一颗绚丽的流星,在历史漫长的黑夜中用短暂的生命照亮了夜空,给后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启示……
(相关资料图)
铭记战争的教训。
孔子助鲁国抗齐时,几大桶油,扔上火把,向敌军泼洒而去。霎时间,火光把天都映红了,惨叫声一片,有些人竟被火活活烧死!孔子,自然www.99zuowen.com也是悲恸不已,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混乱年代,有什么对错可言?弱肉强食,或许是战争年代最残酷的。
保卫和平的年代。
试看战争年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百姓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一场战争动辄就要死几千人,甚至几万人;而和平年间呢?社会安定,百姓们丰衣足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两者相比较,保卫和平,难道不应该吗?
珍爱宝贵的生命。
古代封建社会,仅一个季平子死亡就要几百人甚至几千人陪葬,难道人命真的有贵贱之分吗?不,只是因为封建社会是历史的必然趋势。那时的统治者视人命如野草般,动不动就草菅人命!孔子为了救一个陪葬小奴——漆思弓,在朝堂之上“舌战群儒”,以一己之力驳回咄咄逼人的季平子家管家,这就是孔子“仁义智慧”的君子品格。
在电影中,孔子曾与弟子失散,路人这样描述他:“气度像个大人物,却像丧家之犬般狼狈。”让人有些心疼:一个圣人,怎会落魄至此?有几人又能理解孔子?
从血淋淋的历史中,我们得到的启示太多太多:铭记战争的教训;保卫和平的年代;珍爱宝贵的生命。
不要让自己成为金钱的奴隶-《西虹市首富》观后感600字
假如有人给了你十亿元,但是不能做违法的事,不能哄抬物价,不能做慈善,不能毁坏文物。。。。。。而且在一个月后,你一点点财产也不能留,你会怎么花呢?
《西虹市首富》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三流丙级球队的守门员王多鱼意外被一位金先生收*,要让他踢假球,但王多鱼却以“不踢假球是一位球员的底线”拒绝了,这正好让他有了一个月花光10亿的挑战机会。
在这段时间,他租下豪华酒店,任意挥霍:大龙虾当饭吃,人参生一捆一捆吃,海参一把一把塞,什么贵吃什么。他建立了投资公司,专门投夕阳产业,还请巴菲特吃饭,*烂尾楼。。。。。。想尽一切办法,结果钱却越来越多。在绝望时,他又想出了脂肪险来赔钱,每人减去一公斤就会赔一千元。在钱马上就要被花光时,他的会计夏竹被绑架了,但钱只能花在自己身上,如果花钱去救夏竹,那他只能失去继承权。经过苦苦挣扎,在最后关头,王多鱼放弃了300亿,去救夏竹,却通过了二爷的终极挑战——人性与金钱的挑战。因为他保留了人性,而战胜了金钱的魔咒。
卢梭说过:“金钱应当是保持自由、实现价值的一种工具,而不是使自己成为金钱的奴隶。”在故事中的柳建南、足球教练等都是金钱的奴隶,,他们知道王多鱼很富有,就对他阿谀奉承;而王多鱼虽然表面上吊儿郎当,但他却有自己的底线。
这让我想到了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他不仅知识渊博,还不趋炎附势,大官员让他去拜见督邮,但他不肯像个店小二一样向官员点头哈腰、为了五斗米折腰,愤然辞官回乡。像他这样清高的文人在世是凤毛麟角,这样的壮举成为千古美谈。
守住底线,守住人性,这是做人的原则,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底线,不要让自己成为金钱的奴隶。
标签:
标签: